首页

女王调教的网站视频

时间:2025-05-25 19:02:59 作者: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班迪汉2号遗址开展公众考古活动 浏览量:40773

  中新网西安5月23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3日从西北大学获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近日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班迪汉2号遗址发掘现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众考古活动——“遗址开放日”。来自当地的4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考古现场,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走进千年古城,感受丝路文明的历史魅力。

马健教授向学生们讲解。西北大学供图

  班迪汉2号遗址位于苏尔汉-谢拉巴德河谷中部的班迪汉绿洲,是一处早期铁器时代的聚落遗址。2023年9月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铁尔梅兹国立大学、铁尔梅兹考古博物馆组建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该遗址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垛泥城墙、成排分布的城内房屋和大量陶器、石器、铜器等遗物,结合系列碳十四测年确认该遗址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是班迪汉绿洲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城址,为揭示区域早期城邦文明历史文化风貌提供了关键资料。

  此次开放日活动中,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马健,铁尔梅兹国立大学教师乌鲁别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生朱江嵩、王晓菲、李达仁、王锦鹏、肖益高、丁雨欣等考古队员向学生们生动地介绍了古代巴克特里亚的历史、班迪汉2号遗址的重要发现、现场文物保护的方法和理念。

乌鲁别克(Ulugbek)向学生们讲解。西北大学供图

  马健向学生们讲到:“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十分重视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我注意到乌兹别克斯坦各种面值的纸币上都印着重要遗址和文物的图案,它们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见证,希望同学们能够一起守护、传承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财富。”

  铁尔梅兹国立大学教师乌鲁别克(Ulugbek)表示:“在考古发掘现场举办遗址开放日活动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年轻的学生是我们的未来,让他们走进考古现场,亲手触摸文物、触碰历史古迹,不仅可以增进他们对古代历史的认识,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能培养他们对考古的兴趣。”

  考古队员向学生们介绍了考古现场及时开展文物保护重要性,讲述了班迪汉2号遗址一处正在进行现场加固、准备整体套箱提取运往博物馆展示的古代窑址的保护方法和理念。

同学们参观考古发掘区域。西北大学供图

  联合考古队中方负责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将考古现场转化为青少年感知历史的生动课堂,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触摸到家门口的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信息,是连接我们与过去、与未来的历史纽带。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零距离’的对话,让年轻一代读懂脚下土地厚重的历史,在他们心中播撒下守护文化遗产的种子,成长为文化遗产的自觉守护者与文明传承的主动践行者。”

  据悉,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所、费尔干纳国立大学等多所机构通力合作,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苏尔汉河州、费尔干纳州等地持续开展了18年考古工作。两国学者携手先后发掘了撒扎干遗址、苏尔汉河州拉巴特墓地、谢尔哈拉卡特墓地、契纳尔遗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补了中亚考古的诸多空白。在普及文明知识的同时,中乌联合考古队也积极向公众传播着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律宾非法登临铁线礁发表谈话

记者:历史上曾爆发过多次金融危机,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似乎难以避免陷入不稳定状态,导致危机的周期性反复。为什么会这样?

神舟家族再度上演“太空接力”完成“交棒” 开启逐梦星辰崭新篇章

同时,晋中推出A级景区向驻市高校师生免首道门票政策,开通大学城和重点景区旅游直通车,目前已有7万多名师生免费游晋中、读历史、品文化。市校还联合举办大学生艺术节、青年联谊会等,并依托高校博士教师举办“博士大讲堂”203场。

经典诗词提示元宵平安,警花这波操作666

漳州是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侨台文化、土楼文化、海丝文化等多元特色文化在这里交融。其间,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前往芗城、华安、南靖、平和等地参访,逛土楼品读土楼文化、进畲族村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徜语堂故里感受世界文学大师魅力。

海内外专家齐聚桂林:探讨迈向可持续福祉的创新发展

2022年,青海省地表水出境水量658.8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多9.6%。其中,黄河流域地表水出境水量285.56亿立方米,长江流域203.16亿立方米,西南西北诸河170.12亿立方米。

汇聚15幅宋代绘画真迹 “问羽”展在浙江杭州开幕

据介绍,本届博览会首次设立进口产品展示区,12个国际品牌集中登场,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首届中国(永康)智能锁产业链博览会与中国五金博览会同期开幕、同台“合唱”,129家参展企业携“当家产品”亮相。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